Mr. Backhand,浅析陶菲克的反拍技术

11-15 20:44 爱羽客羽毛球网 冯栋

本文来自爱羽客特约作者:冯栋

陶菲克,一位来自印尼桀骜不驯的天才球员,一位被英国著名解说克拉克赞叹为"Master Class"的羽毛球艺术大师,其天马行空的反拍技术一直被球迷津津乐道,"Mr. Backhand"的名声不胫而走,在羽毛球历史上留下自己浓墨重彩的一笔。

反拍技术一直是业余球友的难点,陶菲克动作标准,发力流畅,为我们提供一个很好的参考,本篇就让我们从多个角度赏析陶菲克的反拍中后场技术。

(1)高效流畅的步法


陶菲克多采用并步后退,以右手球员为例,左脚为启动脚,随后快速并步后撤,使身体先平移到位,这和正手位的后退步法十分相似,区别在于正手位先转身而反手位是最后一步转身,最后一步以左脚为支点,右脚自然跨前完成转身动作。

图一:红衣球员并步后撤,动作流畅有力,注意最后一步的踏前转身

这里有个细节,移动要根据来球速度进行调整,切勿移动过快变成了原地等球,应该把握节奏,利用好蹬地转身的力量,完成“脚”-“腰”-“肩”-“肘”-“腕”的一系列力的传导。击球完成后顺势右脚蹬地回动,快速投入下一拍。跟进速度在反拍技术中非常关键,没有良好的跟进,对手并不惧怕仅仅几拍的好球。

(2)协调细腻的发力


图二:红衣球员充分利用蹬地力量,以肘部为支撑点释放小臂内旋力

陶菲克的整体协调性和柔韧性非常出众,充分体现了羽毛球的优雅。上肢动作中,通过下肢产生的力量传导到肘部时,肘部成为了“炮台”,切勿以肩膀作为支点。此时手肘的稳定是发力的关键,之前内旋蓄力的小臂此时可以尽情挥击,将力量鞭打出去,整套动作一气呵成。除了身体力量的传导,陶菲克的手腕手指力量也运用自如,手指的拧动力量是他控球的关键一环。

(3)丰富多变的线路

陶菲克的反手后场出球隐蔽,与他的正手一样有很好的欺骗性,这也得益于其手指力量的充分运用,通过手指控制拍面角度,增加击球力度,陶菲克打出了精准多变的线路,其中反手直线抽杀如同网球天王费德勒的单反直线穿越球,是令人赏心悦目的绝招!

图三:经典反拍线路组织,陶菲克快速抽击中路追身,打个措手不及!

各种大斜线也是信手拈来,弹后场和斜线劈吊都是一绝。此外,我们也可以留意他中路小斜线的运用,这个角度的平抽球比较靠近对方肩部、肘部等令人难受的位置,可以增加对方回球难度并限制回球角度,无论是用于过渡还是突击都往往收到奇效。

(4)敏锐的反手嗅觉

以前时有疑惑:从技术上讲,专业选手的反拍技术都是千锤百炼,但为何陶菲克显得如此突出?再三思索下,感觉突破点在于其对反拍的运用思路。

陶菲克把反拍作为衔接和组织进攻的有效手段,克服“反拍被动”的常规思路,突出主动意识,把反拍从“过渡性”提升到“进攻性”的层次,这是特别关键的心理准备。

图四:红衣球员巧妙捕捉对方平高球,主动运用反拍打出直线穿越球,非常精彩!

通过反拍技术的运用,陶菲克达成一系列战术目的:

1、运用反拍技术加强连贯速度,因为大幅度的扭腰击球会导致动作还原相对缓慢,把握时机,通过正反手结合对对手产生持续的压迫;

2、缩小移动范围,减轻腰部负担并节省体力;

3、运用反拍弹击后场或斜线回球破坏对方网前跟进等。

陶菲克反手弹对方底线

因此,陶菲克的反拍是“理性”的选择,而不是简单的“秀操作”,这样才会有稳定、良好的效果。

最后谈谈伤病:很多球友在练习反手时,往往会因为移动不到位或急于发力导致过度使用肩膀和手臂力量,容易引起肩周炎等运动疾病,这也是本人的切身之痛。因此,练习时应着重把步法和准备动作先做到位,形成肌肉记忆后再加强发力练习,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。

望与君共勉,期待大家多多留言交流!

彩蛋:绽放笑容的陶菲克体现充满孩子气的一面。

本文系爱羽客羽毛球网原创,未经允许严禁转载

责任编辑:爱羽客大毛 抵制辱骂 投稿爆料
分享
  • 微信好友

  • 微信朋友圈

  • QQ

  • 更多

已有0人分享
热门评论
  • 人赞同
    • 查看全部评论
查看更多评论
相关新闻
最热新闻
最新新闻 查看更多
正在加载中...
写下评论与大家一起分享

打赏给:爱羽客大毛

  • 5元
  • 10元
  • 15元
  • 20元

感谢您的支持!

查看打赏记录